文稿解读:《聊城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字号:
大 中 小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系统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市教育和体育局组织人员编制了《聊城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解读如下:
一、政策背景
“十三五”期间,全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定位,稳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教育公平扎实推进,全市教育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十三五”期间,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市、县均成立党委教育工委,党领导教育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教育普及与公平实现新跨越,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13%,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1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5%,全市所有县域均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教育教学条件全面改善,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56人及以上大班额教学班实现动态清零。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健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积极争先进位,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锚定建设“六个新聊城”的奋斗目标,踔厉奋发、实干笃行,不懈奋斗走好新时代新征程。“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五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科技和人才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愈加激烈,教育的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作用更加突出。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必须顺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多元化需求,进一步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提升教育服务质量,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群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
二、编制过程
《规划》是市政府确定的“十四五”市级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开展以来,市教育和体育局高度重视,与山东省教科院联合组建了工作专班,对十八大以来国家和省市重大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先后到高唐、临清、冠县、阳谷、东阿、茌平等县(市、区)教体部门和具有代表性的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组织召开了30余次专题座谈会、研讨会。《规划》初稿形成后,市教育和体育局广泛征求了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教体局、各学校、法律顾问的意见,完成了专家论证和部门会签。根据3月25日马卫红副市长主持召开的《规划》编制座谈会上各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市教育和体育局进行了再次修改,后经司法部门合法性审查、市政府的校稿,最终形成了《规划》。
三、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分为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组织领导和实施机制等三个板块,约1.5万字。
第一板块,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三个部分。在指导思想方面,提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系统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统筹实施各类工程项目和行动计划。在基本原则方面,提出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统筹协调推进。在发展目标方面,提出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更加均等,职业教育适应性明显增强,教育治理能力得到提升。到2035年,与全省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第二板块,重点任务。一是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的思政工作体系,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互衔接,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全面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到2025年,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到55%以上,合格率达到95%以上。推动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美育实施体系。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推进教育普法工作,全面增强青少年的国家安全意识。深化各级各类学校文化建设,扎实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二是补短板强弱项,系统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公办幼儿园建设专项行动计划,到2025年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总数占比达到55%以上。提升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合理有序扩大城镇学校学位供给,实施教育强镇筑基行动计划。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长效机制。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夯实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完善便捷融通的继续教育体系,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三是严师德提师能,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构建以各级各类教师发展中心为龙头、以若干分学段分学科分专业教师专业发展基地为骨干、以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多元、立体、开放的教师培训体系。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确保教师规模满足基本教学需要。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优化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四是健机制强协同,完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健全教育法规实施机制,提升政府教育管理服务水平,综合运用规划、标准、信息服务、督导问责等现代治理手段把握办学方向,保障教育有序、健康发展。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学校法人治理机制,全面构建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促进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常态化,形成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着力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教科研支撑作用。优化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确保市级财政教育投入年均增长10%左右。健全教育领域风险防控机制,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第三板块,组织领导和实施机制。一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建设高素质教育系统干部队伍,着力加强学校党建工作,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决策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二是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健全责任分工和工作协同机制,构建全方位、跨部门协同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优化舆论宣传引导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确保《规划》落地见效。
四、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解读单位: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
具体联系人:张维宪
咨询电话:0635-8242667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