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轩云湘36年 见证“最美”力量
时间:2016-11-07 00:00:00
字号:
来源:
  
  
  11月7日,《聊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我市教师轩云湘的先进事迹,现以全文刊发。
  
  轩云湘36年 见证“最美”力量
  
  □本报记者 朱海波 申东方
  本报通讯员宋跃华
  
   轩云湘,冠县东古城镇中学教师。
  今年9月,他被评为“全国最美教师”,是从全国1539万名教师中评选出的10位教师之一,山东省唯此一人;
  2014年,他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成为建国以来聊城市第一位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接见的人民教师;
  2013年,他是“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候选人……
  一位普通的乡镇中学教师,何以光彩照人?
  宁可抛家绝不舍业
  36年中,他不曾耽误过一节课,无论是新婚之日,还是母亲重病,都是如此。
  当谈到敬业时,人们往往用“以校为家”来说明,但在轩云湘这里,家是排在校后面的,他眼里全是学校的事、学生的事。36年中,他从未请过一天假,也不曾耽误过学生一节课,无论是新婚之日,还是母亲重病,都是如此。
  结婚是人生大事,来不得半点儿戏,但在轩云湘的结婚典礼上,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1984年农历腊月初八,是轩云湘和妻子张梅兰结婚的大喜日子,到了拜堂时,却不见了新郎官,原来,当时临近期末,轩云湘为了让所带的两个班级100多名学生顺利通过考试,上完两节课后才赶回来拜堂。这一来,可气坏了女方亲属,可谁料想,傍晚时分,轩云湘趁家里人不注意,又偷偷骑着自行车“溜”出了家门去给学生上晚自习……
  2008年春节刚过,轩云湘的母亲因患癌症在手术后住院一个多月,他只在寒假期间伺候了母亲,开学前一天,轩云湘让弟弟妹妹在医院守护,自己则返回学校。两年后母亲去世的当晚,他还在学校辅导自习,第二天凌晨,当得知母亲病危急忙赶到家中时,母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为此,轩云湘经常陷入深深的自责中,“我不是一个好儿子,没照顾好母亲”。
  轩云湘的家离学校并不是很远,但他多年来一直坚持住校,他这样做,是能有更多时间陪着学生。有一年,学校教师宿舍紧缺,轩云湘主动把床铺搬进了仓库,把自己的宿舍让给了两位需要带孩子的年轻老师。在阴暗潮湿的仓库里,他一住就是一年。
  课堂严师课下慈父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教育人的神圣事业,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对得起这份“光辉”和“神圣”。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为了让自己这桶水既“满”又“新”,轩云湘以近乎苛刻的做法对自己严格要求,无论教什么课程,他都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他曾为弄清一道地理题的答案骑车40多里地去问名师,他曾为制作一个课件像学生一样十多次请教年轻老师,他曾为弄懂一道数学题深更半夜给别的老师打电话……正是靠着这种倔劲、拼劲,仅有“小中专”文化程度的他,轩云湘没有放弃他们,把这八个人见人烦的“捣蛋鬼”编成一个小组,对这个特殊小组,他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上照顾有加,并且常做思想工作,渐渐地,捣蛋鬼变成了遵守纪律的好学生,学习成绩也有了起色。毕业时,这八个学生约定,每年正月初五,他们集体去给老师拜年,而这一拜就是二十年,从未间断。
  轩云湘家里有个老式的大木头箱子,里面整齐地存放着几十本笔记本、六百多封书信和一千多张贺年卡、明信片、几十卷挂画、十几块小匾额等,有的纸张都已经发黄了。记者注意到,很多信都只剩了空空的信封,轩云湘说,一些学生把连父母都没有告诉的秘密说给自己听,自己应该对得起这份信任,所以在回信后,就将来信烧毁,只留信封作纪念,其中一张自制的写有“父亲节快乐”的贺卡,承载着学生对轩云湘的敬重。今年,这只“百宝箱”陪着他参加了全国最美教师的颁奖典礼,成为他最为珍贵的传家宝。
  
  老冀扶枥,志在千里
  党和国家给了我那么大的荣誉,我做的还远远不够,退休前,我想去边远地区支教,那里更需要老师。
  
  轩云湘所在的东古城中学是一所乡镇中学,上世纪曾多次遇到教师资源短缺、课程开不全的问题,为了让农村学生接受完整的教育,他总是成为“救火队长”,哪科缺老师他就顶上去。他从没有什么怨言,每次都是乐呵呵地接受学校安排的工作,他教过语文、数学、地理、几何等课程,无论教哪一科,他都把最精彩的知识奉献给学生,当然,这背后是他默默的付出。他说,与现在的大学生生比,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接受新知识慢,但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信念支撑着他,“别看我年纪大了,但不服老,现在还经常夜里十一二点睡,不付出努力,想取得好成绩,门都没有。”
  2013年前后,学校教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配备了多媒体教具,知道课件直观、知识性集中,容易吸引学生兴趣,之前连电脑都很少用的轩云湘,又像个年轻人一样,到处请教电脑办公、课件制作等知识。毕业于聊城大学的张想,曾在学校支教半年,轩云湘多次向她请教,现在,张想早就支教期满,离开学校,但两人至今保持联系,成了“忘年交”。学生们喜欢他做的课件,因为“内容翔实、生动有趣”。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再有两年,轩云湘就要退休了,“这些年亏欠家人太多,自己退休后哪都不去了,就待在家里照顾家庭,弥补对家人的愧疚”。但在退休前,轩云湘还有一个愿望,“我希望有机会能去西藏、青海、新疆等边远地方支教,因为那里更需要老师。”
  轩云湘告诉记者,“我只是做了一个老师该做的,但党和国家给了我这么多荣誉,我深感自己做的远远不够,希望能在最后的两年里,尽自己最大努力回报社会,对得起这份荣誉!”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