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小学第三批语文骨干教师验收活动顺利举行
1 月 27日 ,聊城市小学第三批语文骨干教师验收活动在聊城东方双语小学科学会堂隆重举行。全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高林生出席活动并作重要学术报告。市小学教研室全体、各县(市、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第三批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和部分校长、教师代表等共计六百余人参加了活动。
半天的教研活动内容丰实,首先是第三批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代表授课、谈成长感悟并转读《于永正老师写给聊城弟子的一封信》,接着高林生老师对两节汇报课进行点评并作重要学术报告,最后市小学教研室主任冯明才作活动总结并为第三批语文骨干教师颁发结业证书。
桃李满水城,师生情似海。高林生先生从解读于永正老师来信三要点的角度对第三批骨干教师提出了毕业时刻的寄语:
第一点:修业届满后要继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于老师在他的信中说:“学不可以已。对你们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要学教育教学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就像推磨一样,走的路很多,也很辛苦,但始终没有离开原地。”
第二点:提升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能力的本领。作为于永正弟子的语文老师最为重要的专业能力是拥有听、说、读、写的本领,而重中之重是把握读、写的知识,并且转化为读写的能力。于老师信中表明:“善于转化是你们师傅的最大优点。”一旦认识了“写”与“读”的重要性,就要去“做”,而且要把“教学”变成“学教”。
第三点:要带着情趣行进在教育教学实践的整个过程。这是于老师的课堂教学最富特色、最富个性的亮点——坚守以读写基本能力的培养为前提与基点,坚守带着情趣而行的最为显著的教学特色,主要做法与要求有四条:一是创造性的运用教材,让情趣伴随着教育教学的流程;二是凭借教师自身的魅力将情趣带给学生;三是通过教师的组织与指点,传递信息与情感;四是借用课件渲染营造有情趣的氛围。
市小学教研室主任冯明才最后作活动总结,他指出,结业不是句号,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年轻就是力量,有梦就有未来,希望青年骨干教师要做一名有理想的老师,要做一名永不放弃的老师,要做一名能研究、会反思的老师,要做一名能干、能说、也能写的老师,要做一名与领导、专家、同事、学生和家长都能和谐相处的老师。
据了解,聊城市小学教研室自 2002年启动名师带徒工程以来,邀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 于永正、高林生等名师近百次走进聊城传经送宝,指引聊城市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带徒三百余人,弟子中很大一批成长为省级特级教师、省级教学能手、水城名师等。名师带徒工程推进了聊城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深化了聊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促进了聊城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党组“ 321”工作思路的重要举措。
附件:于永正老师给聊城弟子的信
毕业时刻的寄语(高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