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转发教育部语用司《计算机辅助 普通话水平测试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
时间:2018-11-06 09:55:00
字号:
来源:

  

关于转发教育部语用司《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 

  

鲁语办字[2008]19 

  

各市、各高校语委办,各普通话培训测试机构: 

200412月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委托安徽科大讯飞公司进行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五”科研重点项目《智能语音技术在普通话辅助学习中的应用研究》。20061月该项目通过鉴定。作为该项目在普通话测试中的应用,教育部语用司从20071月起在11个省市开展计算机辅助测试试点。我省于200712月经教育部语用司批准成为试点省市之一,在山东大学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青岛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普通话培训测试站、滨州职业技术学院普通话培训测试站开展了试点工作,试点工作比较成功。经研究,决定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为确保试点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保证计算机辅助测试工作健康发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操作规程(试行)》转发给你们,各测试机构应按照本规程开展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及时反馈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不断总结经验,以实现测试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附件:《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操作规程(试行)》 

  

  

  

 〇〇 八年六月十八日 

 

 

 

  

附件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操作规程(试行) 

    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16号),结合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特点和要求,制定本操作规程。 

    一、考点 

    1.考点设置的总体要求是:考场相对封闭、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整洁肃静、标志清晰,应在适当位置张贴《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场规则》、《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指南》。 

    2.考点应设置考务办公室、候测室、备测室、测试室,具备宽带上网条件。测试用服务器、测试用电脑应预装国家普通水平测试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管理系统”)软件。 

    3.考务办公室负责相应的考务工作,须设在考点醒目位置。    4.候测室供参加测试的人员(以下称“应试人”)等候测试用。候测室能容纳半天测试的1/3应试人数。 

    5.备测室供应试人取得试卷、准备测试用。备测室须临近测试室,室内座位数应不少于测试用机位数,并为每位应试人备《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1本。 

    6.测试室供应试人测试用。专用测试室应有独立测试机位若干,测试机位应为2平方米以上独立空间,隔音效果良好,内置测试设备1套。利用常规教室或语音室作为测试室的,其室内各机位的间隔不得少于 3  

    7.考点应配备考点负责人、系统管理员和其他考务人员。考务人员须佩戴工作证进入考点执行测试,无证人员不得进入。    

     二、报名 

    8.普通话水平测试报名地点和时间应提前向社会公告。 

    9.办理报名时须查验报名者有效身份证件,进行电子采像(或提交报名者近期照片),登记相关信息并配发《普通话水平测试准考证》。 

    对代他人办理报名手续者,除查验报名者有效身份证件外,还需查验代办者的有效身份证件并记录相关信息。 

    三、组织流程 

    10.测试站负责人应至少提前10个工作日向省级测试机构提交测试申请。申请内容应包括测试时间、地点、人数、机位数及应试人信息,按照省级测试机构批复的计划组织考试。 

    11.测试结束后,系统管理员应按要求填写测试情况记录,并向省级测试机构报送测试信息和数据。 

    四、测试流程 

    12.在应试人报到时应核对应试人身份,引导应试人进入候测室,并提示应试人了解应试过程操作和遵守《考场规则》。 

    13.按照编组顺序引导应试人进入备测室,随机分配(或由应试人抽取)试卷后开始测试准备,备测时间为15分钟。 

    14.安排应试人在相应的机位顺序测试,每个测试机位只允许1人应试。 

    15.测试结束,检查应试现场确认无问题后允许应试人离开测试室。 

    五、试卷 

    16.测试试卷由《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题库》提供。 

    17.试卷由专人负责,做好保密工作。测试使用的纸质试卷,使用后应及时销毁,不得泄露、外传。计算机内试卷应按照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互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管理。    六、成绩评定 

    18.评定测试成绩,应严格按照《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和省级测试实施机构制定,并经国家测试机构审订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执行。 

    19.试卷的“读单音节字词”“读多音节词语”和“朗读短文”测试项,由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系统(以下简称“辅评系统”)评定。 

    20.试卷的“选择判断”和“说话”测试项,由省级测试机构通过管理系统分配至2名测试员审听评分。 

    21.测试各项得分通过辅评系统合成,合成后的分数为应试人测试初始成绩。在一级乙等以下(含一级乙等)范围的初始成绩,经省级测试机构审核通过后,确认为最终成绩。在一级甲等范围内的初始成绩,须经省级测试机构上报,由国家测试机构组织复审确认。 

    七、证书 

    22.《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以下简称“《证书》”)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统一印制。 

    23.省级语言文字工作机构为应试人(包括未入级者)颁发《证书》。一级甲等成绩的《证书》,由国家测试机构加盖复审印章后,交省级语言文字工作机构颁发。 

    24.省级测试机构应按规定为因《证书》遗失、损毁而提出申请者补办证书。 

    八、档案管理 

    25.测试档案由省级测试机构负责管理。 

测试档案包括文书档案和电子档案。文书档案包括报名表、第三项“选择判断”和第五项“说话”评分记录表、复审记录表、应试人成绩单、证书签收单等。电子档案包括完整的应试人个人信息、测试录音和试卷。文书档案保存期不少于两年;电子档案在线保存不少于6个月,并通过备份永久保留。 

    九、附则 

    26.本规程自颁发之日执行。 

附件:鲁语办字[2008]19 附件.doc(35KB)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