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简明问答:《聊城市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实施方案》
11371500MB2861269C/2024-45323469
2024-01-08 14:07:07
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

简明问答:《聊城市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实施方案》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一、什么是“双师型”教师?

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含职业教育本科)(以下统称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包括公共课教师、校内其他具有教师资格并实际承担教学任务的人员,正式聘任的校外兼职教师,以及其他依法开展职业学校教育的机构中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具备校企实践融合经历的,符合认定要求的,即为“双师型”教师。

二、“双师型”教师多久认定一次?

“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每年组织一次,于每年11月底完成。认定结果有效期为五年,有效期满后需重新认定。有效期内,教师可申报更高级别的认定等级。认定工作按照个人申报、分级认定、抽查备案的程序组织实施。

三、“双师型”教师认定程序是什么?

(一)个人申报。申请认定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人员,按照职业学校认定工作安排,登录“山东省教师队伍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填写信息、上传相应支撑材料。2023年首次认定申请时间由实施主体确定,以后原则上每年5月底前完成个人申报工作。

(二)分级认定。各市教育(教体)局、各高职院校根据实施细则、标准条件组织开展初级、中级和高级“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对认定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将“双师型”教师认定情况报告(附实施细则、专家评议委员会成员名单、认定结果汇总表等),于每年 9 月 30 日前通过系统提交省教育厅备案。2023年首次认定情况报告于11月25日前通过系统提交。

(三)复核备案。省教育厅组织省级专家认定委员会,会同省级认定指导中心对认定结果进行抽查复核,并做好备案工作。对达不到相应标准的教师,给予调整等级或撤销等级,对认定工作不规范的地区、学校,责令限期整改或取消其自主认定资格。每年11月系统将生成“双师型”教师认定证书(全省统一编码),在系统中可查询、下载。

四、“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认定标准可以参考附件1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试行)和附件2 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试行)。

五、对“双师型”教师有哪些待遇与政策扶持?

根据省厅文件要求,在职务(职称)晋升、教育培训、评先评优等方面应向“双师型”教师倾斜,课时费标准原则上应高于同级别教师岗位。要根据“双师型”教师不同阶段发展需求,精准提供教育教学、岗位实训、企业实践等机会。“双师型”教师应积极参加企事业单位实践和继续教育培训,在教育教学、教育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产生新成果。


附件1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试行)

基本条件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遵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近5年,师德考核合格及以上(不足5年的,每年师德考核合格及以上,下同)。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践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在教育教学和技术技能培养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形成相应的经验模式。

3. 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研究。能够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方式,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校内教师需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校外兼职教师(含产业教授、产业导师等,下同)需具有学校教学经历。近5年,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不足5年的,每年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下同。)。

4. 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具有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积极深入企业和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岗位实践。理解所教专业(群)与产业的关系,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

初级

教学能力 

1.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所教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原理,以及教学、生产实习实训方法等,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教学效果好。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校内教师具有教师系列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校外兼职教师聘期不少于1年。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教学质量考核1次及以上优秀;

(2)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资源库、实训基地、教学团队(包括教学创新团队、名师工作室、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等,下同)等校级及以上项目建设;

(3)参加教学类比赛获得县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或获得校级及以上其他教育教学类表彰;

(4)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包括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等,下同)获得市级及以上奖项。

实践能力 

2.具有2年及以上行业企业相关工作(所教专业对应的职业或相关职业,下同)经历或实践经验,或近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或每年不少于1个月到企事业单位或生产服务一线或校内外生产实践基地进行本专业岗位实践。掌握本专业工作过程或技术流程,积极承担实习实训教学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工作。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相关(所教专业对应的职业或相关职业,下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或执业证书等,或参加省级专业技能分级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初级及以上资格证;

(2)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非教师系列初级及以上职务(职称);

(3)参加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能大赛获得县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

(4)参与并取得1项及以上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产权类成果(含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艺术科学类作品著作权等,下同);

(5)获得县级及以上代表技能水平的荣誉称号。

教研能力 

3.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积极参与并承担教学研究任务。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参与校级及以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教学研究项目或科研项目;

(2)参与撰写研究报告、教学案例、教科研论文等获得校级及以上奖项,或纳入校级及以上论文(案例)汇编;

(3)参与并获得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教材奖。

中级

教学能力 

1.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和可供借鉴的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专业建设能力,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实践中取得较突出的成果,起到带头人的作用。校外兼职教师聘期不少于2年。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教师系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教学质量考核2次及以上优秀;

(3)主持或主要参与(前5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资源库、实训基地、教学团队等校级及以上项目建设;

(4)担任校级及以上专业(群)项目负责人、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或教学团队主持人,或担任市级及以上项目(团队)主要成员(前5名);

(5)参加教学类比赛获得市级(设区市,下同)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或获得市级及以上其他教育教学类表彰;

(6)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得市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

实践能力 

2.有3年及以上行业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或近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或每年不少于1个月到企事业单位或生产服务一线或校内外生产实践基地进行本专业岗位实践。掌握本专业工作过程或技术流程,具有精湛的操作技能,在实习实训教学、设备改造、技术革新等校企合作方面取得较突出成果。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相关的中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人社部门颁发的技师证书、“1+X”培训员证书等,或经知名企业认证、行业企业公认的相当于中级技能水平的证书等,或参加省级专业技能分级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中级及以上资格证;

(2)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非教师系列中级及以上职务(职称);

(3)参加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能大赛获得市级及以上奖项;

(4)主要参与(前5名)并取得1项及以上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产权类成果;

(5)获得市级及以上代表技能水平的荣誉称号(包括技能大师、技术能手、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等,下同)。

教研能力 

3.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实习实训教学研究的能力,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主要参与(前5位)校级或参与市级及以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教学研究项目或科研项目;

(2)主要参与(前5位)撰写研究报告、教学案例、教科研论文等获得校级及以上奖项,或纳入校级及以上论文(案例)汇编;

(3)参与并获得市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教材奖;

(4)参与撰写并发表、出版本专业学术论文、教材(包括校本教材,下同)、著作等。

高级

教学能力 

1.深入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国内外本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业绩突出,教学特色鲜明,形成可供推广和借鉴的教学经验或模式。在教育教学团队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教育思想、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指导和培养其他教师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校外兼职教师聘期不少3年。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教师系列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年度教学质量考核3次及以上优秀;

(3)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资源库、实训基地、教学团队(前5位)等省级及以上项目建设;

(4)荣获齐鲁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等省级称号,或担任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名师工作室、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等省级团队主持人,或荣获国家有关人才称号,或为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主要成员(前5位);

(5)参加教学类比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或获得本专业领域省级及以上其他教育教学类表彰;

(6)指导学生参加本专业相关比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

实践能力 

2.有4年及以上行业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或近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或每年不少于1个月到企事业单位或生产服务一线或校内外生产实践基地进行本专业岗位实践。熟练掌握本专业工作过程或技术流程,具有精湛的操作技能,在实习实训教学、设备改造、技术革新等校企合作方面取得突出成果。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相关的高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人社部门颁发的高级技师证书、“1+X”考评员证书等,或经领军企业认证、行业企业公认的相当于高级技能水平的证书等,或参加省级专业技能分级培训,考核合格取得高级及以上资格证;

(2)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非教师系列高级及以上职务(职称);

(3)参加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能大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

(4)主要参与(前3名)并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产权类成果;

(6)获得省级及以上代表技能水平的荣誉称号。

教研能力 

3.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实习实训教学研究的能力,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主持校级或主要参与(前5名)市级或参与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教学研究项目或科研项目;(2)参与撰写研究报告、教学案例、教科研论文等获得市级及以上奖项,或纳入市级及以上论文(案例)汇编;

(3)主要参与并获得市级(前5位)、省级(额定人员)及以上教学成果奖、教材奖;

(4)主要参与(前5位)撰写并发表、出版本专业学术论文、教材、著作等。

 

附件2

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试行)

基本

条件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近5年,师德考核合格及以上(不足5年的,每年师德考核合格及以上,下同)。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践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在教育教学和技术技能培养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形成相应的经验模式。

3.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研究。能够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方式,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校内教师需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校外兼职教师(含产业教授、产业导师等,下同)需具有学校教学经历。近5年,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不足5年的,每年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下同)。

4.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具有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积极深入企业和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岗位实践。理解所教专业(群)与产业的关系,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

初级

教学  能力

1.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所教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原理,以及教学、生产实习实训方法等,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教学效果好。在教育思想、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校内教师具有教师系列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校外兼职教师聘期不少于1年。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教学质量考核1次及以上优秀;

(2)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资源库、实训基地、教学团队(包括教学创新团队、名师工作室、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等,下同)等校级及以上项目建设;

(3)参加教学类比赛获得校级及以上奖项,或获得校级及以上其他教育教学类表彰;

(4)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包括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等,下同)获得校级及以上奖项。

实践  能力

2.具有2年及以上行业企业相关工作(所教专业对应的职业或相关职业,下同)经历或实践经验,或近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或每年不少于1个月到企事业单位或生产服务一线或校内外生产实践基地进行本专业岗位实践。掌握本专业工作过程或技术流程,在实习实训教学、设备改造、技术革新、成果转化等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相关(所教专业对应的职业或相关职业,下同)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或执业证书等;

(2)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非教师系列初级及以上职务(职称);

(3)参加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能大赛获校级及以上奖项;

(4)参与并取得1项及以上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产权类成果(含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艺术科学类作品著作权等,下同);

(5)获得校级及以上代表技能水平的荣誉称号。

教研

能力

3.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积极参与并承担教学研究任务。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参与校级及以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教学研究项目或科研项目;

(2)参与撰写研究报告、教学案例、教科研论文等获得校级及以上奖项,或纳入校级及以上论文(案例)汇编;

(3)参与并获得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教材奖;

(4)参与撰写并发表、出版本专业学术论文、教材(包括校本教材,下同)、著作等。

中级

教学  能力

1.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和可供借鉴的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专业建设能力,在教育思想、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较突出的成果,起到带头人的作用。校外兼职教师聘期不少于2年。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教师系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教学质量考核2次及以上优秀;

(3)主持或主要参与(前5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资源库、实训基地、教学团队等校级及以上项目建设;

(4)担任校级及以上专业(群)负责人、专业带头人或教学团队主持人;

(5)参加教学类比赛获得校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或获得市级及以上其他教育教学类表彰;

(6)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得校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

实践  能力

2.具有3年及以上行业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或近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或每年不少于1个月到企事业单位或生产服务一线或校内外生产实践基地进行本专业岗位实践。掌握本专业工作过程或技术流程,具有精湛的操作技能。在实习实训教学、设备改造、技术革新、成果转化等校企合作方面取得较突出成果,取得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相关的中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人社部门颁发的技师证书、“1+X”培训员证书等,或经知名企业认证、行业企业公认的相当于中级技能水平的证书等;

(2)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非教师系列中级及以上职务(职称);

(3)参加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能大赛获市级及以上奖项;

(4)主要参与(前5名)并取得1项及以上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产权类成果;

(5)获得市级及以上代表技能水平的荣誉称号(包括技能大师、技术能手、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等,下同)。

教研

能力

3.具有较强的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实习实训教学研究的能力,受到学术界的好评。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主要参与(前5位)校级及以上或参与市级及以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教学研究项目或科研项目;

(2)主要参与(前5位)撰写研究报告、教学案例、教科研论文等,获得校级及以上奖项或纳入校级及以上论文(案例)汇编;

(3)主要参与并获得校级(前5位)、市级及以上(额定人员)教学成果奖、教材奖;

(4)主要参与(前5位)撰写并发表、出版本专业学术论文、教材、著作等。

高级

教学  能力

1.深入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国内外本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业绩突出,教学特色鲜明,形成可供推广和借鉴的教学经验或模式。在教育教学团队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教育思想、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指导和培养其他教师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校外兼职教师聘期不少于3年。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教师系列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教学质量考核3次及以上优秀;

(3)主持或主要参与(前3位)省级及以上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或教学标准、课程、资源库、实训基地、教学团队等项目建设;

(4)参加教学类比赛获得省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

(5)指导学生参加政府部门举办的技能大赛获省级二等奖及以上奖项,或参加行业类举办的技能大赛获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

(6)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教学创新团队主持人等教育教学类表彰。

实践  能力

2.有5年及以上行业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或近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或每年不少于1个月到企事业单位或生产服务一线或校内外生产实践基地进行本专业岗位实践。熟练掌握本专业工作过程或技术流程,具有精湛的操作技能,在实习实训教学、设备改造、技术革新等校企合作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相关的高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人社部门颁发的高级技师证书、“1+X”考评员证书等,或经领军企业认证、行业企业公认的相当于高级技能水平的证书等;

(2)具有本专业或相近非教师系列高级及以上职务(职称);

(3)参加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能大赛获省级及以上奖项;

(4)主持并取得1项及以上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产权类成果;

(5)获得省级及以上代表技能水平的荣誉称号。

教研

能力

3.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实习实训教学研究的能力,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主要参与市级(前5位)、省级及以上(额定人员)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教学研究项目或科研项目;

(2)以第一作者撰写校级研究报告、教学案例、教科研论文等并获奖,或纳入校级论文(案例)汇编;或参与撰写省级及以上研究报告、教学案例、教科研论文等;

(3)主持校级或主要参与市级(前5位)、省级及以上(额定人员)并获得教学成果奖、教材奖;

(4)以第一作者发表、出版本专业学术论文、教材、著作等。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目录导读